精選文章
甄試考試-讀書計畫精選範例2
工科:考取台大電機、交大資科、師大資教、淡江資工
一、研究主題與背景
研究主題:
適性化之遠距教學系統
研究方向:
研究如何進行學習評估,依照學習者之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課程及教學方式,以輔助其學習。此系統是架構在WWW 上,研發人性化的使用者介面和簡易的操作方式,讓學習者與施教者即使沒學過電腦也都能輕鬆地使用這套系統。
訂定研究方向的基本因素:
學生在評估自己的興趣和在大學期間所學之專長以及目前社會的脈動後,深知學生對於「適性化之遠距教學」方面有很大的熱忱與抱負,希望以此做為學生進修研究所的重要目標里程碑。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生活中許多原本倚賴人力的工作漸漸電腦化、網路化、個性化、便利化,不管是工、商、教育的應用與網站的設立,都因應了這樣的潮流。結合網際網路與多媒體技術的「虛擬教室」「課程隨選」等遠距教學的環境出現,它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提供即時學習、隨處可學的環境,使人類的學習歷程變得更加多元化、多方化了,以下是我認為遠距教學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對教育的貢獻:
傳統教學無法克服的缺點 |
實施遠距教學可改進的部分 |
時間、空間的限制。 |
任何時間、地點,只要有電腦、可上網就可進行教學。 |
由教師掌控學習進度。 |
學習者可依自己的學習狀況自行控制學習進度。 |
教師提問題時無法讓每位學生都回答。 |
可以公平地給與每位學習者回答的機會。 |
無法重複學習。 |
可無限次數反覆學習。 |
不易引起學生的注意。 |
可結合聲、光及動畫的效果,帶給學生感官的刺激。 |
不易記錄、追蹤學習歷程。 |
可用資料庫自動記錄學習歷程,查詢方便。 |
不易讓學生瞭解抽象的知識。 |
可用電腦模擬,表現抽象的知識,例如:模擬太空中各行星的運轉。 |
作業的收發、批改相當耗時。 |
作業傳遞迅速,教師可在螢幕上直接批改,是非題、選擇題、簡答題甚至可用電腦批改。 |
老師、同學間會互相干擾。 |
老師和同學沒有面對面接觸,不會互相干擾。 |
缺乏互相觀摩和討論的機會。 |
可在線上討論或觀摩同學的作品,亦可留言討論功課。 |
大班制教學,不易實施因材施教。 |
個人化的學習,較易實施因材施教。 |
通常一門課由一位老師教。 |
一門課可由多位老師合開,可以彈性組合,亦可配合現在教育單位推廣的「協同教學」。 |
就目前遠距教學的環境而言,教學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網頁設計水準,才有能力製作出一個適合教學的應用軟體;學習者在使用時會發現多數網頁因缺乏互動性而顯得枯燥乏味;有些網頁又加入了過多不必要的多媒體,因網路頻寬的限制使得傳輸速率變得非常緩慢;大多數的網頁也沒有提供隨堂練習、線上測驗,使用者無法立即得知自己的學習成效;更沒有網站可對學習者做學習評估,無法針對學習者的個別差異及學習偏好,給予使用者一份適合他的教材或指引他快速的學習路徑。這些都是我們未來在發展遠距教學時需要努力研究的地方。
希望未來能在遠距教學的環境中,建構出一個實用又有效能的教學與學習環境,讓教學者與學習者在此得到最佳的發展空間,使遠距教學能夠普及化,提供一個高效率、低成本,卻可達到因材施教、平衡城鄉教育差距、提供終生學習的理想。
三、研究範圍
1. 在使用者開始進入教學系統前,如何對使用者進行「起點能力分析」、「一般能力分析」、「學習風格分析」?
2. 根據上列分析的結果作教材預測,給予學習者合適的課程或指引其學習路徑。
3. 在使用者瀏覽課程時,記錄其學習路徑與學習時間,並隨時給予隨堂測驗,研究如何與學習者問答才能啟發其思考?如何加強與學習者的互動?
4. 每一單元結束後,給予線上測驗,研究如何透過電腦評估學習者線上測驗與隨堂測驗等各項表現的成績?運用電腦準確地判斷、分析其學習成效。
5. 根據分析的結果給予回饋,讓學習成效佳的學生繼續進行下一段課程,學習成效差的學生則給予補救課程或教材。
6. 在施教者不與學習者見面的情況下,如何得知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如何判斷其學習能力?如何知道學習者哪裡不懂?提供這些資料給教師,讓專業教師輔助其學習。
四、預期結果
1. 將電腦科技應用在遠距教學中,提供個人化的學習,為使用者量身訂作適合他們的教材,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理想。
2. 透過隨堂測驗和線上測驗,讓學習者得到立即的回饋,可藉此瞭解學習的成效。
3. 整合多媒體網路與學科內容的課程及教學策略,讓課程內容變得簡單易懂,使學習者有深入淺出的感覺。
4. 利用有趣的聲音、動畫及不斷的問答來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教學」的歷程不再是枯燥乏味的。
5. 使用者介面操作容易,拉近師生電腦資訊代溝,讓大家都能共同來設計、參與課程,達到多元化學習的效果。